Page 453 - 无锡年鉴2022
P. 453
文 化
【“非遗”进校园】 2021 年,惠山古 景区围绕大运河和景区文化特性, 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把
镇景区推出惠山泥人游学体验活动 推出具有鲜明文化属性的实景演艺 大运河无锡段、梁溪河整治提升工
项目,有 40 所学校参与,参与人数 产品“运河四季”,以“运河游礼”为 程作为“美丽河湖”行动的“一号
超 3.7 万人次。无锡市中医医院制 核心品牌,构建“非遗”文创体系, 工程”全面推进。完成岸线两侧 60
作的“非遗”宣传片上线无锡教育 推出全新“福喜梁溪”文创产品系 米范围(堤防、景观建设、“三道”贯
学习平台,与江南中学联合打造“金 列,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活力。 通、运河东西路延伸)的征迁、占地
匮课堂”中医药教育推广项目,在扬 在祝大椿故居开设小剧场,常态化 和投资测算,编制堤防达标工程设
名教育集团建立“栀子花中队”,建 开展“非遗”公益音乐会、交流展会、 计方案,统筹安排文化景观、生态和
设“中药百草园”,成立中医药兴趣 课堂研习,举行“非遗”项目的游园 航运等功能衔接。制定《大运河沿
社团,与大桥实验学校联合举办首 式雅集、展演活动,融合沉浸式话 线环境整治提升方案》《无锡市江
届传统医药类“非遗”游园会。江 剧、脱口秀、“非遗”主题剧本杀等特 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等文件,发布
阴市“二胡进校园”项目通过 10 年 色活动,打造沉浸式游园实景演绎 《2021 年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
的发展,累计开办二胡班 48 个,培 体验。善卷洞风景区组织男欢女喜、 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无锡市
养学员 2300 人,并在中国非物质文 十番锣鼓、小热昏等“非遗快闪”活 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化遗产网进行专题介绍;年内命名 2 动,结合观蝶节、汉服巡游等沉浸式 “十四五”时期和 2021 年重点项目》,
批 18 所学校为江阴市非物质文化 演绎,创新“非遗”展示展演方式。 规划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完成大运
遗产传承示范学校,在 24 所学校设 河国家文化公园“两园三带十五点”
立“非遗”传承示范点 34 个,鼓励 【江苏省 2021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 (清名桥核心展示园、惠山古镇核心
和扶持学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 日”主会场活动】 6月11日,由省 展示园;吴桥—江尖大桥集中展示
中发挥更大作用。梁溪区建构现代 文化旅游厅、省文物局、无锡市政府 带、无锡环城古运河集中展示带、南
美术课堂,陶晓梦“无锡纸马”工作 主办的江苏省 2021 年“文化和自然 禅寺—南水仙庙集中展示带;中国
室在连元街小学落地。锡山区羊尖 遗产日”主会场系列活动在无锡博 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茂新面粉厂〉、
实验小学加强对小传承人的培养, 物院启动,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北仓门蚕丝仓库、无锡县商会旧址、
受邀参加在国家大剧院录制的 2021 周年重大时间节点,依托“学习强国” 黄埠墩〈古芙蓉湖〉、西水墩、梁溪河
年新年戏曲晚会。惠山区组织青 学习平台、新浪微博等媒体平台,举 〈荣巷、梅园、犊山枢纽〉、南禅寺〈业
少年开展桃木雕刻创意制作,参与 办“红色经典,代代传承”红色故事 勤苑、永泰丝厂旧址〉、接官亭弄、学
太湖翠竹制作等特色“非遗”活动。 汇、“忆百年党史,传红色基因”系列 前街〈钱钟书故居、顾毓琇纪念馆、
滨湖区开展“非遗”进校园展览,组 展、主题歌舞演出等活动,线上线下 张闻天旧居、薛福成故居〉、小娄巷
织吴歌、锡剧等项目进校园公益培 联动,凸显革命先烈、红色遗产等在 〈东林书院、秦邦宪旧居〉、运河公园
训活动。新吴区文化馆和新安实验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 〈周怀民藏画馆、民族音乐博物馆、
小学共同成立泥人新安传习基地, 作用。 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无锡
聘请传承人、专业老师长期授课,系 (市文广旅游局) 〈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伯渎港〈泰
统地向学生传授民间的手工技能。 伯庙和墓、梅里古镇、鸿山遗址〉、开
源机器厂旧址〈无锡市运河外滩〉、
【“非遗”进景区】 2021 年,市文广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无锡县柴油机厂旧址)标识形象系
旅游局推进无限定空间“非遗”进 统导入,数字化呈现大运河国家文
景区,拈花湾景区、清名桥古运河景 化公园点位网络。鸿山遗址本体保
区、善卷洞景区被列为江苏省“无限 【概况】 2021 年,无锡市深入贯彻 护展示二期工程 52 个墩体保护全
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单位。拈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 部完成,遗址公园初具形态;荣巷老
花湾景区打造“非遗”特色民宿“青 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 街修缮、伯渎河文化公园建设等工
花客栈”、平均每天 5 场的“禅行”表 神,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工作 程有序推进。太湖—梅梁湖泵闸群
演、融入“非遗”故事元素的动态雕 全局,紧扣文化遗存保护、文化价值 入选首批省级水情教育基地。
塑水秀“拈花一笑”等项目,创造性 弘扬、生态保护修复、沿线环境建
地传播“非遗”文化;与“非遗”传承 设“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按 【大运河建设重点项目】 2021 年,无
人合作的具有拈花湾特色的创新惠 照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的建设 锡市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
山泥人“微笑禅者”,取得良好的市 标准,努力把大运河无锡段打造成 公园建设。惠山村前村保护修复、
场反响和销售成绩。清名桥古运河 “美丽中轴”。召开全市大运河文化 荡口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崇安寺步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