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3 - 无锡年鉴2022
P. 573
附 录
“太湖购物节”品牌,争创国际消费 加快创建超算、芯片、光伏三大领域 应用和新业态软件。着力提升优势
中心城市。强化与头部零售企业、 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组建无锡产 产业支撑力,推动高端装备、高端纺
互联网平台合作,落地更多旗舰型 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 10 家产业 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汽
消费项目,支持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创新中心,新建 8 家以上新型研发机 车及零部件、“两机”等产业延链强
加快发展。积极拓展消费新场景, 构。新建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 120 链。着力提升未来产业爆发力,聚
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和夜 万平方米,新增 30 家市级以上科技 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
经济,持续培育消费新增长点。高 孵化载体。 体、氢能储能、深海装备等重点领
标准建设睦邻中心,加快打造城市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高新 域,抢占发展新制高点。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坚持“房住 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力争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加
不炒”,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 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 6000 家。 强服务业集聚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建
房、共有产权房等供给,促进房地产 深化产学研用结合,编制重点产业技 设,力促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 10% 以
市场健康发展。 术创新图谱,深入实施“太湖之光” 上。制定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
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引导制造 科技攻关计划,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 增计划,加快金融、科技、现代物流、
业企业用足用好留抵退税政策,持续 建创新联合体;更好发挥驻锡高校一 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
加大设备和研发投入。研究出台更 流学科作用,紧密搭建政校企合作平 高端化延伸;推动文化创意、康养融
多让市场主体有获得感的政策措施, 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精 合、商贸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
加大对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 心筹办未来技术学院无锡峰会。 质高能级跃升。放大湖滨商业街改
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倾斜扶持。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全面落实 造提升效应,支持推动各地确定传统
深化“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行动,推 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编制无锡开放创 商业街区开展更新焕新。
动中小企业升规提质,新增规上工业 新合作地图。升级优化“太湖人才 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引导
企业 500 家以上,培育省级以上专精 计划”,增强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 化工、纺织、钢铁、建材等行业企业
特新企业超 80 家。积极服务企业上 和创新团队的“锡引力”。建强用好 改造升级,实施超千万元技改项目
市、服务上市企业,新增上市企业 15 市人才集团,新建、改建国际人才公 1000 个以上。深入开展工业企业资
家以上。 寓 1 万套。推进青年友好型、人才友 源利用绩效评价,盘活处置批而未供
优化要素资源供给。争创全国 好型城市建设,引进大学生等海内外 土地 1.4 万亩,改造提升低效用地 1.8
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城市,普惠金融贷 青年人才 12 万人以上。高标准建成 万亩,推动亩均产出稳步提升。争创
款余额占比提升至 12%。集聚落地 中国(无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 质量强国标杆城市,鼓励更多优势企
更多头部基金、天使基金、QFLP 基 持无锡知识产权法庭落地运行,大力 业塑造亮丽品牌、打造“无锡优品”。
金、S 基金,探索建立股权份额转让 培育科创服务综合体和科技中介。 (四)聚力打造城市新标杆,着
交易市场,建设基金 PARK 二期,力 (三)聚力迈向产业中高端,巩 力建设一流数字无锡。
争全市注册基金总规模突破 4000 亿 固放大实体经济优势。 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围绕
元。实施新增用地指标“市控 + 区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 核心链条、龙头企业和商业应用,做
配”,放大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效应。 入推进“产业强链”三年行动,夯实 强“3+5+X”数 字 产 业 体 系。 主 动
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全力服务保 提升“465”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 参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
障企业生产经营。 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世界级先 纽节点建设,全力打造雪浪算力中
(二)聚力提升创新策源力,加 进制造业集群,争创国家制造业高 心。聚焦降本降耗降碳“三降”,深
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质量发展试验区。着力提升地标产 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
加快平台载体建设。集中力量 业影响力,聚焦物联网产业核心链 化提升三年行动,完善免费诊断、投
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形成“一带多 条,招引培育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持 入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引育
城”创新协同发展格局,确保科技新 续做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推动产 一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推动
城年度投资超 100 亿元。坚持区域 业规模突破 2000 亿元;落实生物医 3000 家企业数字化诊断、1000 家企
创新合作,推动共建环太湖科创圈、 药产业园专项支持政策,确保生物 业绿色化诊断,创建 1000 个智能制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先进技术成 医药产业规模超过 1600 亿元;扎实 造标杆。
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无锡分中心。扎 推进软件“五名”战略,加快发展关 打造数字生活新范式。推进数
实推动太湖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 键基础、工业设计、信息安全、行业 字生活新场景建设三年行动,统筹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