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无锡年鉴2024
P. 111

市情概览



               蜀山窑群、周王庙及碑刻、洑溪徐氏                以胡雨人、胡敦复、高阳等为代表的                浊声母 16 个;浊声母再可分为全浊
               宗祠。                             教育家,以徐寿徐建寅父子、华蘅芳、               11 个、次浊 5 个;有韵母 48 个;声调
                                               钱伟长、顾毓琇、王选为代表的科学                8 类: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每个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 年,无锡市             家,以缪荃孙、钱穆、刘半农、钱基博               类各有调值。语言学家赵元任在《现
               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钱锺书父子等为代表的文史学家,以                代吴语的研究》中说:无锡的“阴上字
               非遗)代表性项目 11 项(梁祝传说、             孙冶方、钱俊瑞、陈翰笙、薛暮桥为代               (好、走)的声调特别”,这是构成“无
               吴歌、无锡道教音乐、锡剧、无锡留青               表的经济学家,以徐悲鸿、吴观岱、胡               锡腔”的重要因素。无锡方言中,声
               竹刻、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宜兴紫               汀鹭、吴冠中、华君武、华秋苹、杨荫               母 [ts][tc] 两组并存不混;连读变调对
               砂陶制作技艺、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                浏、华彦钧、刘天华、薛佛影等为代表               某些语法现象有区别作用,为太湖片
               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泰伯庙会),               的艺术家,更有秦邦宪、陆定一、王昆               仅有。无锡方言存在地域差异,“十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69 项,市级非              仑、严朴、荣毅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               里不同音”。东片的厚桥、甘露、荡口、
               遗代表性项目 168 项,县(区)级非             至 2023 年,无锡籍中国科学院和中             鸿声、后宅、硕放一带,语音与苏州接
               遗代表性项目 131 项;国家级非遗代             国工程院院士有 96 人。                   近;东北部的羊尖、港下一带,语音与
               表性传承人 9 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                                              常熟接近;西片的陆区、马山以及胡

               承人 54 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风俗】 无锡人民长期生活在太湖                 埭一带,语音与武进接近。新中国成
               337 人,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之滨,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                立后,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外来人口
               188 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              共同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逐渐                的涌入,以及受周边方言的影响,无
               基地 1 个 ( 宜兴紫砂工艺厂 ),省级           形成具有无锡地方特色的风俗。随                 锡方言在语音上发生一些变异。
               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3 个,省级              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风俗沿袭至今,                                      (锡 鉴)
               非遗传承示范基地 2 个,市级非遗传              有些则已经消亡。至今无锡依然传
               承示范基地 46 个,市级非遗生产性              承的重要传统节俗有:春节祭祖、吃
               保护示范基地 18 个;省级非遗工坊              年夜饭、守岁、贴春联、拜年、发压岁                        城市标识
               5 家,市级非遗工坊 15 家,市(县)区           钱、初一吃糕丝团子等,元宵节赏花
               级非遗工坊 29 家,形成非物质文化              灯、猜灯谜,清明节上坟祭祖,端午节
               遗产传承保护的基本梯队。                    吃粽子、赛龙舟,夏至吃馄饨,中秋赏               【城市名片】 太湖佳绝处  无锡位
                                    (周 文)      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吃重阳糕,               于烟波浩渺的太湖西北岸,太湖在此
                                               冬至吃汤团、吃冬至夜饭等,与苏州、               形成了多个水湾和曲折有致的精华

              【历史名人】 无锡历史厚重,文化昌                常州基本相同。无锡人庆寿讲究“做                水岸。山脚下、水岸边,则分布着鼋
               明,名人辈出。春秋时期,有三让王位               九不做十”,即在 60、70、80 虚岁时做          头渚、蠡园、唐城、三国城、水浒城、宝
               的季札;魏晋时期,有画圣顾恺之、书               寿,寿宴选择在春节期间举行,与别                界山森林公园等园林景观,造就无数
               圣王羲之。自隋朝开创科举取士至清                处不同。小孩满月,要“做满月”,办               美景。鼋头渚独占太湖风景最美一
               末废除科举,无锡先后诞生 5 名状元、             面筵,第一次为孩子剃头;孩子满 100             角,融太湖美景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
                       6
               3 名榜眼、 名探花和 3 名传胪,共有            天或周岁时,也需办面筵宴请亲友,                于一体。著名诗人郭沫若在游览太
               540 名进士、1200 多名举人,出现“一          称为“做百日”“做周岁”,此类风俗               湖时欣然作诗,赞誉“太湖佳绝处,
               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科考佳                流行于无锡城乡。饮食方面,无锡民                毕竟在鼋头”。
               话。有写出《悯农诗》的李绅,有藏书               间主食为大米,兼食面粉。菜肴口味                    运河绝版地  京杭大运河在长
               家尤袤,有“南渡第一名臣”李纲,有               偏甜,讲究浓油赤酱,咸中带甜。喜                江以南称江南运河,在无锡境内有 40
              “元四家”之一的画家倪瓒,有“风声                饮茶,城市居民以饮绿茶居多,秋冬                千米。无锡有这么一句民谣:先有古
                                                                                                     “
               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               亦饮红茶。旧时喝酒以黄酒居多,乡                运河,后有无锡城。”大运河的开凿,
               事,事事关心”的顾宪成等东林学人,               间常在深秋用糯米自酿甜酒(俗称                 畅通的南北漕运,给无锡带来无限繁
               有地理家徐霞客,有“棋圣”过百龄, “老白酒”),用于自饮和待客。                               荣和生机。运河两岸集中无锡的米
               有史学家计六奇,有历史地理学家顾                                                码头、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书码
               祖禹,有编选《唐诗三百首》的孙洙, 【方言】  无锡(不含江阴、宜兴)方言                           头,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亦大多分布
               有水利专家嵇曾筠、嵇璜父子。近代                属吴方言,处于常州小片和苏沪嘉小                于古运河之畔。其中南长古街、南下
               以来,涌现出以薛福成、李金镛为代                片的过渡地带。随着社会、历史的长                塘沿线长度约 1500 米,两岸建筑密
               表的洋务运动先驱,以荣宗敬、荣德                期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无锡                集,房屋错落,人家枕河,集寺、塔、
               生兄弟为代表的近代民族工商业者,                音系有声母 34 个,其中清声母 18 个、          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人文景观


                                                                                                         2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