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4 - 无锡年鉴2024
P. 594
无锡年鉴 2024
比达到 75% 以上。制定企业创新联 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465”现 案,开展 200 家“升级版”企业数字
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组建生态型、任 代产业集群和“3010”重点产业链 化深度诊断,完成企业智能化重点项
务型、平台型创新联合体 10 个,让企 建设走深走实。建设认定特色产业 目投入 240 亿元。加快数字化转型
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出题人、牵头 园区 15 家以上,实现重点产业集群 促进中心建设,实施 20 个年度重点
答题人、阅卷评判人。 发展促进机构全覆盖。把传统产业 场景。注重以“网联”放大“智改数
建好载体平台。强化苏南自主 作为必须坚守的基本盘,支持引导轻 转”效应,加快建设城市新型算力中
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环太 工、纺织、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传 心,统筹算力券支持大模型发展,推
湖科创圈建设,争取更多创新平台、 统行业企业加快向技术工艺高峰攀 动 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深度
重大项目落户太湖湾科创带,完成梁 升、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向产业链上 覆盖。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健
溪科技城、蠡湖未来城等新城投资 下游延伸、向海外全球化布局。制定 全数据流通交易管理体系,培育数
170 亿元以上,建成投用功能完备的 落实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意见,全 商 120 家以上。
科创载体 160 万平方米。加快创建 力抢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商业航 (四)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
国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技术创新中 天、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未来产 畅通内外双循环。
心。制定落实支持市产业创新研究 业新赛道,更好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服务
院建设专项政策,统筹摸排企业真实 未来。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竞争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
有效需求,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 力,培育两业融合发展标杆。 化改革,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实
和“产业技术加速器”。加力发展院 提高全局显示度。深化物联网 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
所经济,“一院一策”“一所一园”打 “一感两网”建设,加强制造业、交通 国企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
破院所与社会、企业的“围墙”,放大 物流、城市治理等领域应用牵引和 加强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结
技术溢出、人才溢出、“公司溢出”效 供需对接,高标准推进国家传感网 果运用,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等试
应。加快山水东路科创谷规划建设, 创新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推 点,打造节地改革升级版。全面推开
协力打造标杆示范。 动物联网产业集群向世界级跃升。 功能区建设,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优化科创生态。强化市科技创 持续引育落地芯片设计、IDM、第三 打造一批示范性功能区。制定实施
新委员会职能作用,深化科技及人才 代半导体项目和细分领域头部企 产业空间优化焕新行动方案,强化
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有目的创 业,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 “产业园区 + 连片净地 + 工业上楼”,
新”与“有组织创新”融合共进。迭 群。支持生物医药“链主”企业提 打造 50 个重大产业集中连片区、50
代编制“卡脖子”技术清单,务实推 速发展,打通“学术—创新—产业” 个新型工业集约聚合区。规范实施
进“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项 融合转化路径,做大做厚企业矩阵。 机构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目组织,实施产业前瞻及关键技术研 聚焦 EDA、CIM、CAX 等工业软件 推动职能配置更优化、运行管理更高
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00 项以 发展,深化省级信创先导区建设,力 效。
上。聚焦科技成果“最初一米”和转 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增幅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坚持“无
化“最后一公里”,以市场化程度、企 达 10%。用好促进新能源产业发 难事、悉心办”,突出小切口、抓关键,
业参与度不断提升技术成熟度和转 展政策,加快新型光伏电站、氢能车 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
化成功率,组建技术转移联盟,建设 船、虚拟电网等应用场景建设,规划 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无锡”标志品
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完成 建设超充站快充站 4000 个、建成 3 牌。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倾
技术合同成交额 600 亿元。加强知 公里汽车充电服务圈。支持节能环 力支持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
识产权高水平创造、保护和运用,加 保、特色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优 主体,培育一批标杆民营企业,落实
大商业秘密保护力度。升级提质太 势产业打造“杀手锏”、焕发新活力, 好市场准入、要素保障、公平执法、
湖人才计划和太湖人才峰会,引进创 巩固提升全国位次。 权益保护等方面举措,力促民营企业
新创业人才(团队)200 个以上。深 提速推进数字化。全方位打造 增强信心、放手发展。深化“一网通
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落实高校毕 数实融合强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 办”“三提三即”等改革,推行“高效
业生留锡率挂钩支持政策,新引进大 核心产业加速行动,力争数字经济 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健全政企
学生 10 万人以上。 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持续完善“三
(三)聚力强链补链延链,深入 12.2% 左右。加力实施数字化免费 专班一平台”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
推进新型工业化。 诊断、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推 精准服务、专业服务、增值服务。
提优整体竞争力。实施重点产 广 100 个以上“小快轻准”解决方 提升开放发展能级。落实建设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