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无锡年鉴2022
P. 99

特 载



               协同攻关机制,拓展全球产业创新合                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               以项目为中心组织产业发展,探索建
               作伙伴,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高                化为引领,实施卓越产业链培育工                 立市场化招商引资奖励机制、招商服
               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实现                程,做强做大 10 条优势产业链,参与             务激励机制,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
               倍增,培育一批具有极强创新力、竞               “大国重器”建设,保持制造业比重基                型重大项目。深化“百企引航”“千
               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本稳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企升级”行动,制定中小企业发展规
                   构建高效能创新生态。推进科               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物联网产业规                划,开展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
               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重大科技项目                模突破 5000 亿元、集成电路和生物             行动,培育链主企业和头部企业,加
               组织管理方式,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                医药产业规模实现翻番、“两机”产业               快涌现一批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
               激励机制,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                 规模增长 2 倍以上。发展壮大新一               业。制定更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力
               道,探索“揭榜挂帅”“以赛代评”等               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               争实现世界 500 强企业零的突破,提
               有效模式,推动重点科技项目、人才、               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家                升无锡企业在各类 500 强榜单中的
               资金一体化、高效化配置。注重运用                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区、产业发展集聚                地位。加强企业上市指导服务,每年
               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科技创新。高标                 区、应用示范先导区。实施未来产业                新增上市公司 15 家以上,增强上市
               准建设科创服务综合体,大力发展各                培育计划,在第三代半导体、量子技                公司再融资能力,上市企业市值突破
               类科技中介。探索设立知识产权法                 术、深海极地、氢能等领域抢占发展                2 万亿元,争创全省上市公司高质量
               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                 制高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                发展示范区。加大低效用地腾退、存
               政策,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扩大天                进一批重大工业强基项目和质量基                 量用地盘活力度。
               使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推                础设施建设。建设质量强国标杆城                    (三)进一步发挥新一代信息技
               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合格境内有                市。高水平办好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术产业优势,努力在城市数字化转型
               限合伙人创新试点,打造尚贤湖基金                等重大展会。                          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高水平“数字
               PARK 等基金集聚高地。加强科普宣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靠市               无锡”
               传和创新文化建设,加快“科创中国”               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促进服务业                     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围绕“数
               试点城市建设。                         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字产业化”,加快发展集成电路、高端
                   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树立开               深度融合试点示范建设,争创国家服                软件、智能计算、新型显示等基础产
               放包容理念,积极复制自贸区人才便                务型制造示范市。促进现代服务业                 业,做大做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利政策,从法规层面突破高层次人才                集聚区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特色总                 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 6G、
              “引育留用”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                 部经济、临空经济、枢纽经济,建设区               卫星互联网等前沿产业,形成具有全
               体的人才奖补政策体系,把人才评价                域金融商务中心,积极发展科技服                 球竞争力的标志性数字产业链和产业
               权交给企业。持续升级“太湖人才计                务、人力资源、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                集群。围绕“产业数字化”,大力发展
               划”,推进“锡引”工程,提升太湖人才              业,提升要素资源的集聚配置能力。                智能网联汽车、数字金融等新产业,加
               峰会、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               大力发展夜经济,培育壮大消费新模                快生产制造、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商
               业大赛等活动影响力,集聚一批全球                式新业态,形成一批特色商区街区,                贸流通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
               顶尖的“高精尖缺”战略科技人才、科               打造“15 分钟便民服务圈”,创建国际             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贯通融合,争创
               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一批高                消费中心城市、全国放心消费城市。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跨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深化农                   推动生活数字化转型。把“灵
               专业实干型人才,擦亮“无比爱才、锡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创国家农产                锡”App 作为政务服务和城市服务的
               望您来”品牌。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                品质量安全市、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                移动端总入口,构建数字化公共服务
               平,培育发展各类人才集团,创建国                区。加快现代农业“五大园区”建设,               体系。坚持从人的需求和用户视角出
               家人力资源产业园,争创 1 ~ 2 个世            深化“百企建百园”工程,推进国家现               发,打造一批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
               界级技能大赛中国集训主基地。                  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                慧医院、智慧校园等应用示范场景,以
                  (二)进一步发挥实体经济优势,              展示范园等创建工作。加快全域高                 数字化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均衡精
               努力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                 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准。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加快数字
               代化上取得突破,加快打造现代产业                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商圈
               新高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                平台、社区智慧物流网络、新能源设施
                   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战略               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进一步              终端等生活“新基建”。重视解决老年
               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                夯实区域性粮食安全的基础。                   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字鸿沟”问
               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坚持               题,倡导各类公共服务“数字无障碍”。


                                                                                                         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